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“海淀区市政市容委要在我们西二旗建一座餐厨垃圾处理厂,日处理量200吨。但周边是人口密集的居民区,离得最近的小区只有150米。现在区政府把运营方的技术说得特别好,我们很怀疑。所以我今天是来学习的。”

12月的一个周末,西二旗领秀新硅谷D区业主孙女士参加了环保NGO达尔文自然求知社组织的一场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讨论会。

“11月9日,几位居民因维权被刑事拘留,到现在还没放出来。我本身是律师,又参加很多公益活动,所以我现在站出来,相当于第二波维权的领导者。我希望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合法地维权,确保不再出现被抓的事。”讨论会后,孙女士拉着一位研究餐厨垃圾处理的专家谈了起来。

“餐厨垃圾处理场是个新事物,国外也没有安全距离的标准。”这位教授解释说,“出了地沟油的问题,政府能集中处理餐厨垃圾是件好事。但人们不愿建在自己家门口,也合情理,这就是我们说的邻壁情结。其实政府不太会跟公众沟通,但它又得把事办完,所以往往导致双方不信任”。孙海阳忿忿地接话,“如果他们好好沟通,我们或许能接受,但他们对技术根本解释不清楚”。

 事实上,西二旗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地块原规划为一个体育公园。但建设单位并未主动告知业主筹建处理厂的消息,第一次环评也在网上悄然完成。有业主在网上间接了解到此事,于是奔走相告,一时间群情激奋,才有了11月9日的“散步”冲突。

在业主的压力下,处理厂建设单位十多天后在网站挂出了更改规划的公示。(http://szsr.bjhd.gov.cn/szgg/szgg/201111/t20111123_378989.htm)随后,区市政市容委安排工作组入驻小区采集民意。不过孙女士表示,工作组并未解答业主们的疑问。而第二次环评公示已于12月12日开始,为期十天。工作组在一个社区居委会设立了公示点,我想,这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沟通窗口。

12月13日下午,三三两两的居民走出居委会,手里攥着带有编号的“调查问卷”。有人留意到摄像机,便对记者说,“楼上居民和工作组吵得不可开交”。记者请求采访,却被现场工作人员拒绝。交涉过程中,一位居民见状,招呼正在反应意见的业主下楼接受采访。

“他们只给我发了一份问卷,让填完交回来,但我们的反对意见怎么处理?没人给说法。”十多位居民把我和同事围成半个圈,一个接一个地开始倒苦水。“它也不让贴告示,也不让物业发短信通知业主。”“据说他们已经开始理清地块了,这公示都还没结束呢。”“你看金域华府它写的是950户,但房子还没卖完呢,它要按那个来算投票率肯定不行。”“我们对技术有很多疑问,他们却回答不了。”“他们的技术现在只是基本可行,这里住着这么多孩子和老人,怎么能拿我们的健康来冒险?”  

一位居民摇摇头说,“回龙观回迁房离得也很近,现在还没入住。那边的村民说,他们要是敢施工,就采取极端措施来阻止!”

业主的担心也是我的疑问。采访归来,我依然在争取采访海淀区市政管委,希望听到另一方的声音,未果。在这场交流中,政府能设立工作组已是进步,但还是比公众慢半拍。如果结局真被那位居民不幸言中,那么这次难得的官民对话的机会又将白白流失。公民运动推而不动,整个事件又会退化成“建与不建”的选择题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龙周园

龙周园

1篇文章 12年前更新

财新传媒记者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1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11年 1篇